众所周知,毛主席一生有过30多位秘书,却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还有一位兼职秘书配资知名股票配资渠道,他在毛主席面前能言善辩,毛主席对他的才能和胆识都十分欣赏,特地请他给自己当兼职秘书。
毛主席的这位兼职秘书就是李锐,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老革命家。1917年,李锐出生在湖南平江县的一户人家,他自幼聪明好学,在远近闻名的“小神童”,17岁那年他考上了国立武汉大学,主攻机械专业。
李锐在校期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,他从1936年开始投身学生运动,并与北平方面的学生组织取得了联系,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。在日寇全面侵华之后,李锐主要从事抗战宣传方面的工作,长期在《解放日报》任职。
在解放战争时期,李锐仍主要从事宣传工作,新中国建立之初,李锐担任过湖南宣传部部长,燃料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,由此可见李锐在建国之初的职务并不低,他的能力自然是得到组织认可的。
1958年1月,在南宁召开会议期间,众人讨论了关于三峡的建设问题,为了搞清楚具体的情况,毛主席还特地安排飞机,把林一山接到了南宁开会,此人是搞水利的专家,李锐也到了会场。
没想到林一山和李锐在毛主席面前进行了一场辩论,林一山建议马上动工进行三峡工程的建设,李锐却是坚决反对,他指出三峡工程操之过急,这样做事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,恐怕是十年也修不好。
两人坚定自己的观点互不相容,在毛主席面前辩论了两小时有余,毛主席见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,站出来建议,让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,三天之后交上来,到时候再决定听取谁的建议。
三天之后,林一山写了两万字的报告,李锐只写了八千字的报告,毛主席在看过两人的报告之后,最后决定采纳李锐的意见。通过这件事,毛主席发现了李锐的才能,便提出让李锐给自己当秘书。
换作其他人肯定非常高兴给毛主席当秘书,不过李锐却恰恰相反,他直接拒绝说:“恐怕不行,自己在水电方面的工作忙得很!”于是毛主席退一步说:“这是兼职的嘛!”李锐听闻此言只好答应了。
就这样李锐成为了毛主席的兼职秘书,虽然只是兼职,但是李锐十分尽职尽责。1958年7月,各地陆续出现了“放卫星”的报道,比如河南小麦亩产七千多斤,某地花生亩产万斤之类的。
同年8月,李锐调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,当时毛主席对钢产量也提出了翻一番的要求,李锐表示,在工业大力发展的形势下,电力的供应将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,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现状的。
1958年11月,在武昌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,会议期间毛主席单独把李锐叫到住处谈话,期间李锐问毛主席:“您是农村长大的,相信亩产万斤吗?”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了。
随后在会议上,原定1959年的钢产量被减少700万吨,由此可见李锐的话起了作用。此后李锐两次写信提醒毛主席“宁肯少些,但要好些。”后来在八届七中全会上,毛主席当众表扬了李锐,并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。
中金汇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